为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阳澄湖镇以基层“三整合”改革为契机,以消泾村为试点,坚持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法治、自治、德治、善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法治为依托,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结合“国家宪法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时间节点,消泾村积极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邀请“三官一律”进村进行普法宣讲,教育引导村民依法处理个人事务、依法理性表达个人诉求。专门聘请了1名法律顾问,村内的相关涉法决策,均事先由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或法律论证。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全面落实“四民主三公开”制度,推进村务活动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
以自治为基础,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结合党建引领网格化,进行村民积分制管理试点。成立由村书记牵头,支部书记任组长,网格员、党员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积分制考核委员会,对村民爱国爱乡、邻里和谐、社会治安等行为规范进行量化打分,通过将年度最终积分与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挂钩,树立先进和榜样。同时,创新开发“文明银行”积分奖励小程序,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提升村民自主管理水平。在积分制管理的激励机制下,彻底消灭了原来的积分不及格现象,积分达到80分以上的家庭超过了80%,全村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以德治为先导,涵养文明向上良好风气。作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消泾村目前还保留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阳澄县政府纪念碑等建筑,依托范浜三级网格站,积极打造“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红旗、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寒暑假期间,与中小学联合开展“红色印记寻访活动”“入团宣誓”等活动,从小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豪情,培养下一代的爱党爱国情怀。
以善治为根本,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结合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分发动党员志愿者,每月为低保对象、空巢老人、残疾人免费理发、爱心缝补、过生日等。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宣讲政策,挨家挨户走访困难群众,切实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结合群众对“梦里水乡”的向往,依托古镇文化和大闸蟹文化,消泾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老街改造,并特别注重保留传统文化、突出大闸蟹元素,辅以渔船、土灶、水缸、铁匠铺等元素,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以智治为支持,提升综合治理响应速度。依托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充分依托信息手段,发挥“网格+”优势,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听民意、集民声,及时把问题上报反馈至网格化平台,并进行流转处置,实现居民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建立工作QQ群、微信群,第一时间交流沟通相关信息,在网格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实现网上“联动”、网下“互动”,实现相关事项的快速响应。
相城区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