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相城区委编办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契机,聚焦“大综窗”+“一件事”改革,探索在渭塘镇创建“便捷、规范、为民、高效、精致”的审批模式,着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亲切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打造便民服务“渭塘”样板。
实体架构再优化,解决窗口“集而未合、忙闲不均”问题。聚焦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改革,优化为民服务中心实体架构升级改造。优化组织架构,将原社会事务、市场准入、项目建设、公安派驻4个组调整为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2个组,并对相应职能进行合并重组,业务组精减率50%。优化窗口设置,将为民服务中心一、二楼大厅分别调整为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厅,一楼大厅按自然人全生命周期7个阶段设置8个综合窗口,二楼大厅按法人全生命周期4个阶段设置6个综合窗口。优化人员部署,坚持“精简整编”原则,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按照出生、入学、就业、婚育、住房、退休、事后和其他8个综合窗口各配2名人员,法人全生命周期按照企业设立、运营、项目建设、企业退出阶段综合窗口各配备2名人员。
事项整合再深化,解决事项“你中无我、我中无你”问题。突出以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归类阶段事项集成服务,推进由政府部门审批的“一个事项”向企业群众想办的“一件事情”转变。梳理自然人生命周期阶段事项,将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七个阶段整合为“出生、入学、参保就业、生育、买房、卖房、退休、后事”等8个“一件事”。整合法人生命周期阶段事项,将法人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整合为“企业开办、个体户开办、个体户注销、工程施工许可”等22个“一件事”。通过重新梳理业务手册,重组制作办事指南,使窗口人员依册会办理,群众只需“进一次门、交一次材料,就能办好所有事”。
操作流程再简化,解决办事“环节繁杂、操作不便”问题。着眼“找最少的部门、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交最少的材料”工作目标,围绕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简流程、省环节、免成本、捷办行。简化系统流程,对照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阶段办事窗口改写排队叫号系统数据,显示界面由四级简化为二级,自助取号“一目了然”,办事评价“一键敲定”。优化镇便民服务一体化平台,综合办事系统高度集成,实现互联互通、直进直出,使操作更简便、办事更快捷。省减审批环节,对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阶段办事高频“30件事”进行最小颗粒化拆分,对涉及的每个事项进行要素分析,整合申报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省减重复环节,实现一窗办理、一单告知、一回申报、一次办结、一章审批。免除服务成本,落实企业新设开办公章免费刻制,租赁打复印一体机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服务零收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EMS揽件送达由中心统一结算,无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四是压缩办结时间。优化整合资源、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不见面”事项提升到312项,占96.6%,较改革前提高十个百分点;下大力实施事项办理“流改即”,当前有175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即办即结,使办结时间平均再提速2.5倍以上。
便民服务再精化,解决办件“无效等待、无延续性”问题。厚植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想企业和群众之所想、急企业和群众之所急,便企业和群众之所便,提供“最舒心”的苏式服务。率先推行前置服务,将服务的前哨阵地推至企业和群众来到窗口之前,在镇为民服务中心大厅设立专业综合导服员,企业投资项目建设设立全职代办员,对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咨询、填报指导、材料初验、跟踪协调、代办帮办等保姆式贴心服务。积极推进精致服务,随着“一窗办理、全科服务”融合度的不断攀升,对窗口人员业务素质越来越高,迫切要求从能办、会办向善办、精办升级转变。将基层政务服务理念深化拓展为“便捷、规范、为民、高效、精致”,对办事的过程、结果、态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致力打造政务服务“精品工程”“拳头产品”,实现办理精确率、时限达标率、群众满意率三个“100%”。
相城区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