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埭镇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学习践行“枫桥经验”,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载体,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在潘阳社区构建“治理共同体”增强群防群治力量、倡导“警民议事”创新民意汇集方式、推动“警网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让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治理共同体”增强群防群治力量。潘阳社区将社区治理、党建工作与社区警务工作相融合,以社区党委为统领,与社区警务室通力配合,调动先锋志愿者、居民党员代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锋行”“暖情”两个行动支部,“锋行”行动支部创新“一查二治三管”工作法,结合社区网格队伍长效管理,以党员干部带头,普通党员参与,网格平台动态管理的方式推进社区长效管理;“暖情”行动支部以“惠民服务”为行动特色,根据民生热点开展党群活动,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快速高效地将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
二、“警网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潘阳社区拥有综合网格3个,网格长、网格员、兼职网格员21名,社区警务室共有民警和协管员22名。社区探索以人员整合、数据结合、工作联动为标准的“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模式,网格长、网格员和社区警务人员靠着“一双铁脚板、一张唠叨嘴、一颗不累心”,下沉各自管辖区域,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等热点、难点问题。创建工作交流群,协同开展入户信息登记、隐患排查、调解矛盾、消防安全教育等共治事项。每月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等登门走访,实现信息核对优化和共享,提升工作实效和服务速度。同时,借助警务人员的职业特性和执法权限,为网格员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保驾护航”。
三、“警民议事”创新民意汇集方式。潘阳社区设立民情议事机制,借群众之智、群众之力,融合社区警务力量和智慧,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献策献计。社区警务人员和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教师、老书记、退伍军人等群众组成民情议事小组,积极反映社区问题、商议解决方案,制定最终决策。通过民情议事机制,不断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成立以来,民情议事小组共召开联席会议40次,接待和解决民情议事、人居环境、社区治安、民事调解、邻里矛盾等事件120余件。结合老百姓比较关切的提升人居环境、拆除乱搭乱建、维护社区治安、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切实通过社区的一个个“小平安”,打造“大幸福”,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城区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