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常熟市委编办紧扣“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主轴主线,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意见要求,立足岗位,切实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作用。
一是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提高乡镇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对乡镇(街道)编外用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摸底,确立纳入管理的编外用工范围,并建立编外人员实名制信息库。综合考量工作任务、编制规模以及实际配备情况等要素,按照从严从紧原则分机关编外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警辅、专职消防4类核定编外用工控制数。出台《关于规范乡镇(街道)编外用工管理的意见》,并督促乡镇(街道)制定编外人员管理办法、编外人员薪酬分配办法及三年期限超额人员压减清退方案。牵头市级相关部门每年针对乡镇(街道)编外用工规模及人员招录、使用、考核等情况不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将督查结果纳入乡镇(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
二是加强渔政监管力量,助力长江禁捕行动。统筹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力量,重点向渔政监管执法领域倾斜,将农林综合执法大队内设机构“五中队”更名为“长江中队”,专职负责长江禁捕执法工作。同时,增核副大队长职数1名,加强禁捕工作领导力量。明确执法大队配备公益性岗位10名,用于招录专职“护鱼员”,协助长江禁捕巡护工作。明确海虞镇、梅李镇、碧溪街道从“三整合”改革下沉的人员编制中,调剂2-3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专门用于承担禁捕退捕工作任务,加强基层禁捕退捕人员力量。
三是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推动完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扎实推进“三整合”改革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在古里等7个涉改乡镇(街道)全部顺利通过上级评估验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关于经济发达镇和“三整合”涉改镇(街道)“三定”规定制定要求,印发海虞、古里等7镇1街道“三定”规定,明确乡镇农村工作局工作职能,建立乡镇街道股级职数库,明确农村工作局相关股级职数和岗位,进一步理顺农村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下阶段,常熟市委编办将启动对村级工作人员总量规范管理事宜的调研摸底,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常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体制机制保障。
常熟市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