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黄埭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上出举措,在治理上下功夫,基本实现了改革目标,但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步伐不快、审批服务便民度不高、综合执法专业化不强等问题。为更好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市委编办专题调研为契机,瞄准改革目标,紧盯短板弱项,聚焦便民亲商,打造“1+1”机制,走出黄埭特色改革之路。
装好“发动机”,领导机制“1+1”,形成“党委+支部”模式。党委抓总揽,镇党委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先锋“365”行动统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发达镇改革深度融合;设立改革推进专班,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委员、副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落实镇党委主体责任,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专题研究、专项部署、专人推进。支部强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行支部书记领办党建项目,把党建项目融入“四个一”改革任务中;积极开展支部行动进社区、进网格、进企业,切实解决企业、群众的实际困难,助推改革举措精准落地。
造好“直通车”,服务机制“1+1”,形成“服务+执法”模式。进一步推进“一窗办理·全科服务”改革,坚持“一厅一网”双联动,
在建设标准化办事大厅的基础上,完善“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将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打包”进驻,实行“一网通办”;坚持“一审一管”明边界,推进“一批即管、审管分离”,建立“审管互动信息平台”,实现事前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行政监管相互衔接;坚持“一窗一结”增效能,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努力实现“一表一证件”办到底,同时,将窗口延时服务扩展至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业务办理全天候。进一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队长专家型、队员复合型、队伍全能型”的要求,在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的基础上,遵循“重心向下、综合执法、分片包干”的原则,实行分片区综合执法,所有执法人员下沉至网格内,落实网内巡防我负责、网外执法我有责、全域监管我尽责、出了问题严追责等“四责”机制,做到监督管理不缺位;及时开发执法智能APP,通过实时定位执法人员、实时上传执法信息、实时保存执法档案,实现执法行为规范化。
架好“高速路”,治理机制“1+1”,形成“网格+指挥”模式。优化网格设置,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多维”的服务大网,实现镇域网格全覆盖,全镇所有党员全部入网参与服务管理,努力形成“分块到人、清单到网、处事到点”工作格局。同时,在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联动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集管理、服务、执法一体的综合工作平台,打造智慧指挥中心,作为镇党委政府的决策“中枢”;中心集成党建引领、智慧调度、经济发展等8大模块,通过模块化设置,将全镇工作进行整合串联,推进科学决策、智能管理;整合延伸各级各类系统网络、信息数据,确保市、镇、村三级全到达,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多能”,努力实现服务监管全网络应用、管理指挥全领域覆盖的基层治理机制。
相城区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