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绩效管理的激励导向作用,相城区编办于2018年开始牵头全区绩效管理工作后,坚持系统性谋划,探索建立“1+3”绩效考核体系,统筹推进区级机关部门、镇(街道、区)和区属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狠抓“三个突出”。
突出分类定“策”,以分组赛跑激发内生动力。加强绩效评价的统筹整合,建立健全“差别化”考核机制,通过搭建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充分调动每个参评对象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机关部门引入“分组赛跑”考核模式,按照工作性质、服务职能以及考核要求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分组,同一组别单位“同台竞技”。根据各镇(街道、区)发展定位和特点,牢牢抓住考核重点,精准确定好考核指标,为每个镇(街道、区)量身定制“考卷”。对北桥街道、漕湖街道、澄阳街道探索实行多元化考核制度,根据其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要求,邀请开发区共同考核。
突出分组定“标”,以因地制宜强化责任落实。科学设置评价标准,把指标权重、工作重心和资源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倾斜,考核指标设置不搞“一刀切”,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16个“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等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将考核指标划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重覆盖、个性指标显特色,考核事项内容既贯彻了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也体现了地区功能定位的差异和高质量发展的普遍要求。同时,进一步强化机关部门向上争取平台、政策、资金、试点工作的考核,对实施区级及以上实事工程、重点项目等工作设置“加分项”,着重缓解考核对象“事多”与“事少”、“功劳”与“苦劳”的矛盾问题。另外,对机关牵头、镇(街道、区)实施的20余项重点关联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经济发达镇在省级及以上同类载体的综合评价情况实行机关与镇(街道、区)的“双向联动”考核,通过建立责任链条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突出分层定“绩”,以多维考评提升评价效能。坚持督考结合,将原来只管“年初定目标、年终出结果”的“哑铃式”考核工作模式调整为过程性监督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实行立体式考核,设置日常考核和节点控制,主动开展半年度督查考核工作,加强对绩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抓在经常、紧在平时,以督查考核“倒逼”推动绩效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关注公众诉求,改变以往直接打分的单一考核方式,充分利用“阳澄红”公众号平台,加大公众参与评议的力度,引入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对公众满意度目标和机关部门履职情况、创新创优项目及镇(街道、区)特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城区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