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提升部门履职效能,吴江区编办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准确性。
1.把控数据源头。对各单位编制数、职数核定情况进行清查,结合上级职数预审库、历次编委、编办文件,统一口径和标准,保证每个核定数据有据可依。印发《关于完善全区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机构基本情况、组织沿革、人员信息等基础数据进行全面维护,做到底数清,信息明。
2.优化功能模块。对实名制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行政机构查询、事业机构查询、人员统计查询版块,实现通过勾选相应选项生成对应报表的功能。优化日常机构编制事项网上办理流程,当有新业务需要办理、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信息填报不准确时自动跳出提示界面,工作人员根据提示进行修改,网上办理成功后再提交纸质材料,实现办理不见面或只见一次面。同时,相关操作在系统中留有的痕迹,形成数据链,以备查询和对比。
3.实行动态管理。数据库信息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每月与中编办系统进行上报对接,形成督查常态化。结合中层干部任用专项督查、事业单位法人核查、机构编制专项检查等工作,与组织、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的关联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形成数据实时动态管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模式,提高部门间的工作合力。
4.进行数据分析。在厘清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对全区机构编制进行统计,了解掌握各类编制使用情况、人员退休高峰年份、退休人员集中部门以及单位年龄结构层次,在制定招录计划、用编用职时提前谋划,有效防止青黄不接或人员激增情况的发生。分析未来十年编制使用趋势、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配比要求,发现主要的编制缺口行业和可以盘活使用的编制资源,探索实施备案制等管理模式,缓解资源紧缺问题,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吴江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