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编办立足姑苏教育实际,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密切与教育部门配合,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切实保障姑苏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求。
一是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全面摸清全区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教职工配备等基本情况。在校学生数以今年秋季入学数据为基准。重点梳理教职工在岗情况,分类列出长休、重病、借用、援疆、孕产假等不在一线工作的特殊状况人数,确保数据准确,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二是重新核算,政策倾斜。按照省、市教育事业编制核定相关要求,以今年秋季在校学生数为基数,重新核算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所需事业编制数。在此基础上,明确增加72名机动事业编制,纳入小学事业编制总量内管理,用于补充长休、重病等因素造成的教师缺口,充分保障一线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压缩机关借用挤占额度,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另增核部分事业编制专项使用,现有借用人员只减不增。经调整,姑苏区教育事业编制总量增加203名。
三是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明确调整增核事业编制在全区总量范围内调剂,交由姑苏区教育部门统一扎口分配、使用和管理,报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备案。姑苏区教育部门根据学校布局、办学规模、教学模式、师资结构和自然减员等因素差异,在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事业编制额度内分别核定各校师资配置数量,做到按需配备,有增有减,确保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姑苏区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