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市编办主任王新华主持召开全办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学习传达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他强调编办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扎实抓好落实,充分发挥编办职能作用,突出改革、管理、法制化建设,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全面抓好“放、管、服”各项改革试点工作。
在简政放权上,对照省编办“零审批、集中审批、网上审批”等精神和要求,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承接好国务院和省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承接等动态调整工作。三是开展集中高效审批。在试点的基础上,根据省统一部署,探索在全市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待省批复正式下达后全面启动实施。推动网上审批。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
在放管结合上,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完善监管制度措施、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建立“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科学有效地“管”,促进更大力度地“放”。二是多层次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成立1支执法队伍,在市(县)、区探索建立5~7支综合执法队伍。三是推进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在常熟市开展镇域综合行政执法,在苏州工业园区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场监管局,将执法人员下沉到基层一线。继续完善监管措施,创新信用管理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在优化服务上,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推动行政审批减环节、减事项、减收费。一是继续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和多评合一改革,将全流程审批总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二是梳理和规范涉审中介服务事项,发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明确无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一律不得纳入清单。
二、抓好机构编制和绩效管理工作。
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政府机构设置限额不突破、行政事业编制总额不突破、以2012年为基数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底线和红线,坚持有保有压、增减平衡、保障重点,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全面完成市本级事业单位“三定”,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职能目录体系。指导市(县)、区开展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工作。制定并实施市县(市)、区科级领导职数预审试行办法,加强对县(市)、区科级领导职数预审工作。落实好绩效管理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发广大市级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抓好当前重点工作。
落实好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好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试评价工作。二是力度不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是推动现有改革事项的实施落实,开展“回头看”,强化考核引导。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问群众、放管结合问部门、优化服务问企业、转变职能问基层”的“四问”调研活动。四是全力承办好中央编办下达的机构编制培训任务。
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