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对于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发展,更好地为苏州“十二五”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机构编制保障尤为迫切。
一、加强学习,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学习既是进取的表现,又是创新的支撑,更是积蓄素养、提高能力、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机构编制干部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作为履职尽责的一种责任。一要增强自觉性。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性强、法规度高,是党委、政府的参谋,只有广学、深学、精学,思想才有灵气,说话才有底气,行动才有朝气,工作才有锐气。二要增强主动性。政治素质高、理论素质强、业务素质精和个人修养好,是机构编制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履行职责基本要求。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增长知识,主动向实践学习增长见识,善于向老同志学习增长阅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三要增强针对性。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和使用结合起来,在拓宽学习内容,研究专业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力争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四要增强持久性。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做到静下心来学习,联系实际思考,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借鉴提高。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干部好学,组织干部勤学,鼓励干部自学,切实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建章立制,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规章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抓自身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长效的队伍建设机制。要在“选”、“育”、“管”三个环节上下功夫。“选”就是要把好“进人”关,真正把那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人才吸收到我们队伍中来。“育”,就是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培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管”,就是要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监督,科学考核,奖惩分明,合理轮岗,有序流动,切实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二是要建立科学的制度约束机制。制度建设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规范作用和监督作用。因此,必须在制定制度、落实制度和完善制度动脑筋、使实劲。不仅要形成一套规范、系统、可行、完善的制度体系,而且要注重通过服务承诺、接受监督、及时奖惩等措施付诸实际,并在落实中促进制度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制度切实发挥出其三大作用,才能使自身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三、求真务实,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讲学习、善研究、能实干、求创新、有作为是机构编制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更是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科学管理、创新发展、高效推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机构编制干部就是要坚持通过学习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抓学习作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首要途径;就是要善于到实践中调查,善于在工作中研究,善于在处世中思考,善于在锤炼中提高;就是能集中精力谋大事,真抓实干务正事,兢兢业业干实事;就是思想上进取,敢为人先;工作上鼓励,敢创一流;作风上务实,锲而不舍;就是在工作中思路活一点,标准高一点,节奏快一点,效果好一点。在一点一滴中体现有所作为,在重大工作中体现有所作为,在奉献付出中体现有所作为。
四、严格自律,在筑牢防线上下功夫。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是机构编制干部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底线,只有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筑牢廉洁自律这道线,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一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通过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和创优争先活动等,教育和引导干部自我立志、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管理,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引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奉献意识。在金钱和美色面前,始终做到不为权所惑,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诱,不为物所累,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三是树立正确的自律观。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自身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永恒的课题,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只有增强自律意识,始终做到慎微、慎权、慎独,才能防微杜渐,才不致酿成大错;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始终保持良好情趣,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做到奋发有为。